药食品牌,中国开怀
经济下行期正是创建品牌的黄金窗口,所有人都在后撤的时候你挺进,你做什么都会被关注。1973年石油危机席卷全球时,日本经济陷入低迷,三得利却在此时推出乌龙茶,用一罐清爽的茶饮叩开了大众消费的新场景;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,优衣库凭借“HEATTECH”保暖内衣逆势增长,将“国民服饰”的标签刻进日本消费史——这些穿越周期的品牌故事,印证着一个商业铁律:经济下行期不是品牌的寒冬,而是创立与生长的黄金窗口。当我们将目光投向中国河南焦作的怀川大地,一罐清润甘醇的开怀山药汁,正以药食同源的传承底气与品类创新的勇气,开创属于中国的药食品牌!
一、周期是试金石:经济下行期,开创“药食品牌”
从1873年经济萧条中诞生的宝洁、通用电气,到1907年大萧条里崛起的通用汽车,再到1973年石油危机中创立的联邦快递——历史反复验证:真正的品牌从不是在顺境中诞生的“温室花朵”,而是在周期波动中淬炼出的“硬通货”。经济下行期,市场竞争趋缓、消费者需求回归本质、资源成本理性化,此时创立品牌,往往能以更低的注意力成本被记住,以更精准的需求洞察扎根。正如商业史上那句经典论断:“所有人都在后撤的时候你挺进,你做什么都会被关注。”
这份对周期的洞察,同样照进了开怀山药汁的创业历程。2016年,当开怀山药汁创始人尹朝林先生决定开创“怀山药汁”新品类时,中国快消品市场正经历转型阵痛:传统饮料增长放缓,健康消费需求觉醒,而多数企业还在“功能饮料”“低糖茶饮”的红海中厮杀。尹总却敏锐捕捉到:经济波动中,消费者对“药食同源”的需求更加真切——他们需要的不是花哨的概念,而是能真正解决健康痛点的产品;市场需要的不是同质化竞争,而是能定义新赛道的品类创新。
二、文化是护城河:三千年“贡名”里,藏着“中国开怀”
品牌要穿越周期,必须有超越产品本身的价值支撑。对于开怀山药汁而言,这份支撑来自三千年未断的文化传承——从公元前734年卫桓公进贡周天子的“怀山药”,到《神农本草经》“久服延年”的记载;从药王孙思邈入屠苏酒护佑百姓,到近代名医张锡纯“救急圣药”的推崇。历经千年传承,怀山药早已不是简单的食材,而是中国人“药食同源”生活哲学的具象载体。这种文化厚度,让开怀天然具备了“穿越周期”的基因:当经济波动时,消费者可能会减少非必要消费,但对“传承千年的健康智慧”的信任,却会随着时间沉淀愈发坚定。
更关键的是,开怀敢于做商业创新,用心分享数字化实体店生态系统,实现“线上下单秒响应,18分钟喝到鲜!”消费者线上下单后,系统自动匹配最近的合作实体店,同步将订单信息推送至跑腿端;从接单、备货至配送,全流程通过数字化系统协同运作,时间误差以秒计算。配送时长稳定控制在平均18分钟,这种效率的实现,本质上是数字化技术对产业链的深度重构——工厂按需生产降低库存压力,经销商精准配货减少损耗,实体店通过线上订单提升坪效,消费者则获得“即点即得”的极致体验。
三、责任是压舱石:从“品类创新”到“生态共赢”的长期主义
创建品牌需要天才、责任和耐心。开怀山药汁创始人尹朝林先生20多年的行业沉淀,10年的创业创新,而贯穿其中的“责任”,则是开怀穿越周期的压舱石。
这种责任,体现在对“超级食材”的深度挖掘上。开怀只选焦作核心产区10年轮作的铁棍山药,用道地原料守护“怀山药”的地理标志价值;同时,开怀将焦作铁棍山药以品牌化深加工成开怀山药汁的方式将农民5亿产值的怀山药增值到100亿,用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——它不仅是在做产品,更是在为一个地域、一个产业赋能。
这种责任,更体现在对“产业生态”的重构上。“心分享数字化实体店生态系统”将逐步免费帮助全国500万家实体店完成数字化升级改造,让夫妻老婆店在电商冲击下重获生机;联合品牌方、经销商、跑腿公司等产业链伙伴“共创、共享、共赢”,让每个环节都成为价值创造者——它不仅是在卖饮品,更是在构建一个“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”的新生态。
数据是最好的证明:截至2024年,心分享已在河南完成超10000家前置仓建设,粉丝数量突破200万,率先在全省实现“线上下单、平均18分钟送达”的服务承诺;2025年更将覆盖河北、山东等5省,目标销售额突破1亿元。
这些数字背后,是开怀用责任与耐心筑起的“品牌护城河”——当经济周期起伏时,它不仅能活下来,更能活得更稳、更久。
站在更长的时间维度看,开怀山药汁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一个饮品品牌本身。它是中国药食同源文化的现代翻译者,用品类创新激活了一座被低估的文化金矿;它是经济周期中的“逆行者”,用责任与长期主义证明:真正的品牌,不仅能穿越周期,更能在周期中定义新的价值坐标。正如那些诞生于经济衰退期的国际品牌,开怀正在书写属于中国的品牌传奇——它不仅是“中国的开怀”,更是“世界的中国品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