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的事情从小做,慢慢的就很快
在心分享数字化实体店生态系统的前置仓分布地图上,五年前这张地图上只有零星几个红点;现在河南已经有10000多个红点在闪烁。很多人觉得我们扩张得快,但他们不知道,这些快都是从小里长出来的。
真正能成大事的人,从不会被大目标吓退,而是懂得“大的事情从小做,慢慢的就很快”——用小切口撕开局面,用慢积累夯实根基,最终让时间成为最有力的加速器。
一、实现大目标要做好小切口
心分享数字化实体店生态系统&开怀山药汁创始人尹朝林先生常说:“越大的事情,越要从一个小的切入点来干,这个切入点越小越好。”这是被市场反复验证的生存法则。
2019年,当尹总决定打造“心分享数字化实体店生态系统”时,目标不可谓不大——要免费帮中国500万家实体店数字化升级改造,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。但他没有一上来就谈“生态”“系统”“赋能”,而是选了一个极小的切口:卖“开怀山药汁”。
为什么选山药汁?因为这是一个具体的、可感知的产品:药食同源鲜铁棍怀山药,经过20多道生产工艺直接打浆制作而成,不添加蔗糖、不添加香精、不添加防腐剂,喝得越多越健康,更重要的是,它能直接触达终端实体店——夫妻老婆店需要卖货,消费者需要买健康饮料,这是最直接的需求。
“我们先不跟老板谈数字化升级,先谈帮你卖好这箱山药汁。”团队在郑州铺了2000家店,只做一件事:让老板看到开怀山药汁能卖动、能赚钱。开怀山药汁动销稳定了,团队再跟老板说:“我们有个线上系统,能给你派单,抢单就能赚钱,18分钟就能送到消费者手里,要不要试试?”
这种小切口策略,完美避开了大厂创新陷阱——很多企业一上来就想改变行业,搞大平台、大系统,结果因链条太长、需求太泛,最终不了了之。而心分享用卖开怀山药汁这个最小单元,先验证了终端店需要什么,再逐步叠加数字化功能,反而让大目标有了落地的支点。
二、慢积累终将引爆质的飞跃
2016年,第一次创业的尹朝林带着团队在郑州东区铺山药汁,本以为“健康饮品”能快速打开市场,结果大部分货积压在店里,成了“大日期”(临期产品)。换作旁人,可能早就断定“这个品类不行”,但尹朝林反而松了口气:“新品牌、新品类,第一年卖不动太正常了。我们要做的不是‘证明成功’,而是‘找到问题’。”
接下来的一年里,团队没有急着扩张,而是扎根终端店观察:包装是不是不够显眼?口感是不是太清淡?推广是不是没抓住“药食同源”的核心?他们甚至跟着送货司机跑遍郑州的社区,记录消费者的真实反馈。到2017年春节,同样在郑州东区,4万箱山药汁被一抢而空,且“零退货”——因为他们用一年时间,把产品打磨到了“消费者愿意主动复购”的程度。
这就是慢的智慧:看似走得慢,实则在为快打地基。心分享的前置仓从1家到2000家,再到突破10000家;2024年开怀山药汁在河南完成10000多家实体店铺货,销售额比2023年翻一番;2025年更将覆盖河北、山东等5省,目标销售额突破1亿元。——所有“快速增长”的背后,都是早期“慢”的沉淀:慢到把每个终端店的需求摸透,慢到把每个产品细节打磨到极致,慢到让“开怀山药汁”和“心分享”的名字在消费者心智里扎下根。
三、小步快跑:从“一个产品”到“一个生态”
在“开怀山药汁”的文化墙上挂着推进方法:“小步快跑,快速迭代”——这是心分享的企业文化,也是“大事情从小做”的方法论。
从卖山药汁到建前置仓,从单品类销售到数字化系统,心分享的每一步都小得具体:
· 第一步:用山药汁验证“终端店愿意合作,能够动销”;
· 第二步:用“线上下单平均18分钟送达”验证消费者需要即时零售服务;
· 第三步:用“共享私域流量”验证“产业链各方能共赢”;
· 第四步:用“一县一品”验证“乡村振兴能落地”。
心分享的“小步快跑,快速迭代”,本质是“用小投入验证大方向,用快调整锁定大机会”。通过聚焦开怀山药汁验证市场,再围绕“深度分销”迭代生态,心分享不仅降低了创新风险,更在“产业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”的赛道上建立了竞争优势。
这就是“大的事情从小做,慢慢的就很快”的终极密码:真正的大,从不是靠大动作堆出来的,而是靠小切口撕开局面,用慢积累夯实根基,再把每个小成功串成大生态。
当我们总被大目标吓退时,不妨先找一个最小的、能落地的“切入点”,然后耐心打磨、持续积累——你以为的慢,其实是在为快蓄力;你眼中的小,终将长成改变世界的大。